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十一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之分组研讨——“民族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以及“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作者:陈嘉仁 时间:2021年10月19日 16:38 点击数:

作者陈嘉仁

10月16日下午,17中国民族旅游论坛参会代表围绕“民族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以及“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研讨会的主持人为邓敏,评议人为孙丽坤和李军。

据统计,本组共收到民族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相关论文11篇,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相关论文6篇,其中17位与会代表作了论文主旨报告。

孙丽坤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旅游减贫实践路径》为题,以其团队研究成果为例详细介绍了旅游项目减贫实现过程。孙教授首先教导大家,民族旅游研究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需要大家脚踏实地,乐此不疲的从小处出发。随后孙教授重墨描绘其民族旅游大政治观,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望同学们在此基础之上开展旅游研究。孙教授指出,在旅游减贫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文化经济观,将经济附着文化内涵,挖掘文化内在价值。当文化被深度挖掘后,需要找到资金支持(大多政府牵头),用好每一分钱,小兵利大器,以此迅速推广旅游项目。

吴雨晴作为崔哲浩团队代表,汇报《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实现路径及长效机制研究》。崔教授团队以延边州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的文献梳理以及数据收集工作后精准的概括了延边州主要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并提出乡村旅游扶贫五大路径,以此为基础得出其长效机制结果,为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提供指导性意见。

李军以《扩展机会:民族旅游村寨相对贫困治理新思路》为题,引人入胜地提出“相对贫困治理”概念,指明发展机会缺失这一客观事实是相对贫困群体形成的根源所在,原因在于先天原初状态差异和后天资本积累差异等。李军教授提出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会平等,应该优化经济空间布局、适度干预工商资本、内部提供发展机会、完善二次分配方案等,为民族旅游村寨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建设性新思路引领。

邓敏以《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因素》为题,开门见山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产生联系。邓教授采取实证研究方法,在南岭瑶族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并收集相关数据,随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乡村旅游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六大影响要素。

宁永丽以《民族文化旅游影响下西江苗寨居民可持续生机研究》为题,选取西江苗寨为研究对象,概括当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情况与发展现状,对当地居民采取半结构化问卷访问,以收集到的数据详细构建了可持续升级分析框架,并精确计算居民可持续生计综合指数,对其可持续生计结果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对针对性对策建议。

郑浏香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增权对居民旅游参与意愿的影响》为题,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社区居民旅游参与意愿的驱动模型,揭示出社区增权、旅游支持态度对旅游参与意愿的影响机制,并从居民、政府、非政府组织、开发商四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邱石杏以《基于社会剧场理论的节庆类非遗旅游发展研究》为题,在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天峨县纳洞村特有节庆节日——蚂拐节,以及其象征与解释。运用拟剧理论对该特殊节庆非遗传承与旅游展演路径进行深入剖析,为其他民族地区特殊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效应。

李梦琪以《民生视角下内蒙古民族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题,开篇介绍了民族旅游与民生福祉的关系,并在文献回顾和对内蒙古地区旅游资源概况的掌握过程中明晰了该地旅游发展与民生需求的矛盾,在深入分析矛盾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供了解决措施借鉴。

王雅文以《从封禁制度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题,介绍了桂林市漓江西岸大山背区域的封禁制度,指出该地区的封禁制度松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当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在辨析封禁制度的意义及其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之间的关系后,该同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姜雯露以《基于心理账户的旅游目的地社交媒体营销研究——以桂林市为例》为题,按照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消费水平对桂林市游客的心理账户子账户进行权重排序,得出不同类型游客心理子账户权重排序表,以此为基础提供相关建议。

杨淑锟以《桂林何以迈向世界级旅游城市》为题,从“五个问题”出发,介绍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内涵、原因、路径等相关问题,为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思考方向。

邓雅萱以《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策略探析》为题,概念性概括了桂林市旅游发展历程,分析桂林市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优势及困境挑战,依此提出相关建设策略建议。

黄昌莉以《桂林旅游城市游后感知形象研究——基于LDA和扎根理论》为题,从携程网和马蜂窝网爬取2010-2020年内桂林市游客游记等网络文本数据,以LDA主题模型和扎根理论为依托,得出桂林市游客游后感知形象的认知图表以及情感形象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彭安近以《“名人效应”与国际入境旅游:来自桂林的证据》为题,采用旅游引力模型对“名人效应”与旅游需求影响机制开展实证研究和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外国政治名人访问桂林对桂林入境旅游需求有着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在此发现基础上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陈嘉仁以《乡村振兴背景下桂林市漓江西岸田园综合体建设路径探究——从生态文化旅游三元融合视角出发》为题,定性分析研究区域建设田园综合体的优劣势及建设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需要从生态环境、文化价值挖掘、旅游产品开发等角度出发,以物质保障和利益共享机制为保障机制,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

李佩以《桂林城市居民和游客山水文化记忆构建路径及结果研究》为题,以文化记忆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文本分析、实地观察、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场域认知、情感记忆、实践记忆、文化解读等角度出发构建桂林市山水文化记忆,并以此构建结果为依据建设性提供桂林山水文化发展意见。

赵伟伟以《基于“空间正义”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探讨》为题,开拓性运用空间正义相关理论并和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乡村旅游公平化正义化提供建设性意见。

序号

报告人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论文题目

1

崔哲浩

院长/延边大学融合学院院长

延边大学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实现路径及长效机制研究

2

孙丽坤

教授/系主任

大连民族大学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旅游减贫实践路径

3

邓敏

副教授

桂林理工大学

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4

李军

教授

凯里学院

扩展机会:民族旅游相对贫困治理的新思路

5

宁永丽

教师

贺州学院

民族文化旅游影响下西江苗寨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6

郑浏香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增权对居民旅游参与意愿的影响

7

邱石杏

学生/助教

桂林理工大学

基于社会剧场理论的节庆类非遗旅游发展研究

8

李梦琪

硕士研究生

广西师范大学

民生视角下内蒙古民族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

王雅文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从封禁制度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0

姜雯露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基于心理账户的旅游目地社交媒体营销研究

11

杨淑锟

硕士研究生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何以迈向世界级旅游城市

12

邓雅萱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市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策略探析

13

黄昌莉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基于网络文本的桂林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14

彭安近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名人效应”与国际入境旅游:来自桂林的证据

15

陈嘉仁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乡村振兴背景下桂林市漓江西岸田园综合体建设可行性分析

16

李佩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城市居民和游客的山水文化记忆构建路径及结果研究

17

赵伟伟

硕士研究生

桂林理工大学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探讨——以漓江西岸大山背区域为例

 

会议现场

版权所有: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