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邮箱    书记邮箱   
科研动态

“民族旅游”主题研讨纪实

发布日期:2019-08-05   浏览次数:

按照论坛议程,2019年8月3日下午,第十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之B组分论坛讨论在延边大学珲春校区鲲鹏楼102室举办,24位与会代表围绕“民族旅游”议题展开分组讨论。会议分为上下半场,延边大学吕弼顺教授与呼延文娟老师分别担任上、下半场主持人;长江师范学院熊正贤教授和广西师范大学王林教授分别担任上、下半场评议人;会议秘书由延边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赵智慧、张茹茹担任。本组共收到相关论文15篇,其中10位与会代表做了论文宣讲。

 

undefined 

论坛现场(一)

上半场研讨会上,长江师范学院熊正贤教授以《空间与重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永续发展实践与研究进展的思考》为题,对民族特色村寨自我发展与外界推动的辩证问题、文化传承与文化开发的均衡问题、共性分析与个性展示问题、产业融合与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民族特色村寨的永续发展,一是统筹好村民、政府、社会三大主体;二是规划好村寨的物理、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等五大空间;三是重构村民的文化自信、生态自信、生产自信、生活自信和制度自信三点建议。

 

 论坛现场(二)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杨艺老师以《景观人类学视角下民族旅游社区符号景观生产-基于广西三江县程阳八寨鼓楼的田野调查》为题,通过对侗族旅游社区的鼓楼景观的生产及建构进行田野观察分析,探讨社区空间里人与景观的关系,如在生活其中的当地居民的主体性尝试,地方性符号景观在空间内生产的力学;并对政府、开发商、旅游者等外来主体间博弈中内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运行进行研究,检验民族旅游社区符号景观的生产过程。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学生李佳晶以《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张家界市旅游酒店游客生态文化感知研究》为题,从游客文化感知的角度切入,通过收集网络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进行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得出结论:张家界旅游酒店游客对生态文化存在一定主观感知,但感知尚浅, 深度不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条建议:增强生态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生态文化符号的设计与创新,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希望能够为张家界旅游酒店生态文化建设与开发提出借鉴,并以此推动旅游酒店创新性发展。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葛绪锋老师以《民族村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与旅游支持行为的关系异质性研究》为题,通过对从“认知-情感-行为”心理机制层面探究旅游影响感知和地方依恋对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评估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旅游支持行为的异质性特征;对比分析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旅游影响感知、地方依恋和旅游支持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等三个问题的研究,提出研究假设,进行研究设计,最终分析得出三点启示:提高旅游的积极影响和居民的积极感知,同时致力于减少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主观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培育和提升居民的地方依恋感;深入了解和动态观测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 

云南大学研究生贾晨昕以《澜沧江湄公河跨境自驾旅游区构建研究》为题,依据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区资源本底,运用旅游资源开发与空间布局基本原理,提出“澜湄跨境自驾旅游区”战略构想,对其战略定位、线路设计、产品服务进行研究。空间布局为:构建“一心两带三站点”即景洪跨境自驾集散中心,湄公河沿线自驾旅游带和伊洛瓦底江沿线自驾旅游带,老挝万象中转站、泰国清迈中转站和缅甸勐拉中转站三个跨境自驾中转站。根据战略构想,提出“澜湄跨境自驾旅游区”构建方式建议。 

 

论坛现场(三)

上半场主题研讨结束,熊正贤教授就上半场报告进行总结发言,熊教授指出学者论文的理论认识比较深刻,社会学、民族学、旅游学跨学科融合,文章大多以扎实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实证分析为基础,模型理论来自经济学、物理学,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现场的专家学者不仅准备充分,而且纷纷积极汇报,台下的学者也能做到积极提问和交流谈论,现场学术思维活跃、学术气氛浓郁。

广西师范大学王林教授以《民族旅游村寨“网红式”开发的现象与思考——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为例》为题,探讨在新媒体蓬勃发展、一些少数民族村寨成为了“网红”旅游景点由此催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大背景下,岔山村利用文化内涵被刻意打造的“梭子粑粑”网红美食从“零”起点转变成当前的“网红”景点,完成从“牛屎街”向“黄金街”的华丽转变的过程;另外,“潇贺古道第一村”的旅游故事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形成“岔山模式”。研究指出,民族村寨“网红式”开发犹如一把双刃剑,如何扬长避短,使“网红”景点成为“永红”旅游目的地则需要有战略眼光与谋略。 

大连民族大学马天老师以《梦想的远方:西藏具身旅游体验研究》为题,以入藏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留言内容收集、在场访谈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探讨旅游者在西藏的体验以及旅游者对西藏的意象、西藏何以成为旅游者心中“梦想的远方、”旅游者在西藏的旅游体验方式、西藏旅游体验的意义为主要研究问题。本文的意义在于从具身理论出发,深化了对西藏旅游体验的认识和理解;重点突出西藏独特的自然符号和文化符号,强调西藏能够给旅游者带来难忘体验;为目的地管理部门在对西藏旅游线路和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西藏的独特资源提供依据,从而做到通过线路和产品设计提升旅游者的体验。 

 

论坛现场(四)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周密以《防城港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预测研究—基于灰色GM(1,1)模型》为题,利用防城港市入境旅游的指标建模与预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防城港市2003—2018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为原始数据,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国际外汇收入的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验,得出模型的预测级别为很好。并对2019—2023的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国际外汇收入进行了预测,由预测结果得出,未来5年防城港市入境旅游发展势头较为强劲,防城港市应当密切关注国际客源市场的需求动向,实施正确的战略政策引导,并能够充分利用政策优惠性、挖掘边境文化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来发展边境旅游。 

延边大学研究生王雪梅以《慢城视角下龙井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为题,本研究以延边州龙井市及老城区为研究区域,重点对龙井市地域特性和文化资源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利用2017年龙井市社区管理委员会对城区5个社区7个工作站的人口数据统计资料,统计出老城区区域内人口数量。最终得出了龙井市人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环境要求等方面都符合慢城开发条件的结论,本文旨在利用结论为龙井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提供依据,促使龙井市的旅游业以及配套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云南大学研究生章琴以《国际跨境游道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启示》为题,通过对欧洲、非洲的徒步游道、自行车游道、猎游safari线路等不同类型跨境游道的研究,发现其在产品设计、资金保障、合作机制、设施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这些经验给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不断寻求跨境旅游合作新方式的中国带来重要启示。结合国际跨境游道的实践和经验,提出我国发展跨境游道建设可以从资源评价、合作规划、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推动边境振兴。 

 

论坛现场(五)

下半场讨论结束后,王林教授进行总结发言,针对发表内容逐一点评,指明优劣,列举出优点与不足之处,指出发表的学者们趋于年轻化,且女性学者较多,关注的视角较为多元化,涉及内容广泛,分析具体、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特指出学者中慢城视角、跨境游道的选题富含意义,因为这些新元素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内容,值得继续关注和持续研究。但是王林教授提出学者的相关研究还需要后期继续深入,学术品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上一条:“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主题研讨纪实

下一条:“边境旅游”主题研讨纪实

关闭